提速降费启动了一轮又一轮,不少网民的“体感”网速却依然在原地踏步。
最近,工信部和宽带发展联盟公布了一组数据,其中都提到“中国宽带网速逼近12M”。消息一出,正在缓冲《三生三世》、《大唐荣耀》的网友们坐不住了:我们用的是“假宽带”吧?
一个“假”字里,有误解,也有无奈。
我们在本系列的第二期中已经分析过,单位的混淆、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差距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我用了假宽带”的错觉。
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即使排除了上述因素,许多用户的网速依然与运营商所宣传的存在巨大差距。
前几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就做过一期“假宽带真相”的节目,节目中,一位姓苏的女士在购买6M包月宽带后发现,家里的网速与之前使用4M宽带时并没什么两样。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为苏女士家提供网络服务的“英联宽带”承认,他们向苏女士等宽带用户所提供的宽带网速事实上达不到所承诺的标准,还说,宽带短斤缺两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去年年底,《重庆晚报》又曝出某网络运营商主管自己坦白:我们就是假宽带。这位主管表示:“我们承诺的带宽与用户实际使用网速相差甚远,是普遍现象。这就是所谓假宽带。”
谁在给我们用“假宽带”?
这些用假宽带坑用户的运营商都是谁呢?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二三级运营商”的提法,简单来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宽带销售市场都可以划分为三级。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属于“一级运营商”,用户可以直接与其签署入网协议;而长城宽带、e家宽,以及上面提到的英联宽带等,即是“二三级运营商”,这些运营商本身没有主干网络,只能租用基础宽带运营商的网络后在个别小区内布置局域网,再向用户销售。
假宽带问题主要出在二三级运营商。有些二三级运营商为了与移动等基础运营商竞争,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就在布置局域网时偷工减料,这就是造成假宽带的主要原因。而偷工减料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
第一招:独享宽带变共享
部分运营商在宣传时向用户承诺“X兆独享宽带”,事后却偷偷变独享为共享,例如一个小区有100M带宽,每户10M,本来只能分配给10户,但运营商经过计算,发现按在线比率,每天平均有5户不上网,于是就将这100M宽带分给15户,甚至更多。这样,一旦出现上网高峰,如15户同时上网,实际网速就远远达不到运营商所承诺的标准。
第二招:一根网线多家用
移动、电信、联通的宽带,一般都是专线接入,一户一线,独享带宽,但非法的宽带运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一根宽带数户人家,网速忽快忽慢,一不留神就断网。
第三招:冒充正规玩“转租”
更有甚者,自己办理了基础运营商的宽带服务,就打着“电信、移动、联通”的品牌,从路由器上分出几条线来给租客安“宽带”,甚至像网吧一样,装一个交换机,每月向租户收取一定费用。
另外,“假宽带”或“黑宽带”还可能存在无牌经营、私拉乱接、投诉无门等问题,对用户的权益和安全危害极大。
为什么有人会上假宽带的当?
假宽带虽然多次遭到媒体讨伐,但这并不妨碍其呈现蔓延之势,这其中,价格和门槛成为两大主因。
我们知道民营宽带的价格一般都会低于基础运营商,查询联通官网可知,市区50M包年宽带(不安装固话)的价格为1480元,郊区为1280元,同样的服务,长城宽带是880元,平均下来,50M宽带每月资费大概在70-120元之间。
但“假宽带”往往便宜得离谱,不少用户受到“月租60元,独享最高100M”这类小广告的诱惑,稀里糊涂就办了“假宽带”。
其次,“假宽带”的办理手续比较简单,有时连身份证都不需要,一个电话,这些假宽带运营商服务人员便可提供一条龙服务。对于有临时需求的用户来说,的确具有一定吸引力。
另外,基础运营商自身服务的“痛点”,例如资费高,以及各种强制捆绑,也是将用户推向“假宽带”火坑的原因之一,。
假宽带折射民营宽带发展困境
当然,与基础运营商相比,民营宽带商无骨干网、无资金优势,只能靠提高经营效率谋生存,是假宽带滋生更深层的原因。假宽带折射的,也正是民营宽带的发展困境。
2014年底,工信部发布《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通告》,向民营资本进入宽带接入领域开放大门;2015年,首批民营宽带运营商牌照正式发放。而在此之前,鹏博士、方正等类似企业多年前就开始提供宽带服务,不过这些企业持有的只是电信增值业务中的“驻地网”牌照,做宽带接入是在打 “擦边球”。
民营资本进入市场,对中国宽带的提速和普及都是有好处的,然而通信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竞争空前激烈,如今电信、移动、联通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更何况是才获得准入许可不久的民营宽带商。
民营宽带走出困境之日,或许才是假宽带销声匿迹之时。